大学生为什么要写论文?

  编辑:landyliao
2015年11月01日 21:18来源于:蒲公英微校园
分享:
大学生从迈入校园的一刻开始,就离不开论文的写作。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都需要论文写作的过程来不断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呢?我们真的会写论文吗?论文究竟要什么内容

大学生从迈入校园的一刻开始,就离不开论文的写作。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都需要论文写作的过程来不断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呢?我们真的会写论文吗?论文究竟要什么内容,有什么格式要求呢?

论文就是长作文?论文就是抄文献?

对于本科生来说,论文内容的要求一般只是停留在把分散的材料系统化,用新的观点或者新的方法加以论证提出新的观点的层次。但是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来说,则要求在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的观察、调查、实验,有新的发现、发明或创造。甚至要体现在推翻某一学位领域中的某种陈旧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以此来让学习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这也是自学内容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平时老师布置论文我都是上知网上搜,然后把类似观点的都下载下来,粘粘补补。基本上一万字左右的论文一两个小时搞定……”林同学课后给同学们“传道”。很多同学听后都纷纷效仿。“我们本科生不生产论文,我们只是中国知网的搬运工!”

这或许是许多本科生的常态,面对“高字数量”的论文,这样是又快又好的选择。林同学还说到,论文就是把平时初高中的议论文风格套上合适的论文格式就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当时都是这么过的!”这类的话语让我们觉得学术研究也不过如此,大学的论文写作不过是熟悉了一个新文体罢了。

什么我们不会写论文?不知道写什么?

目前高校导师制度一般都是在研究生才普遍实施的,而本科生大部分要靠自己的努力,也就是“放养”。这固然是由于客观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失调导致的,但是大学生在本科生阶段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对“做学问”的具体内容十分模糊。公共课大部分是大班授课,而理工科的学生进实验室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魅力不在于课题内容本身,而是在于“做学问”这种精神修炼过程。理解这方面魅力的学生,一般是不会把一个研究课题或方向“有没有实际效用”、“是不是夕阳专业”、“好不好发文章”等等问题放在首位思考的,他们会不满于一个没有深刻内涵,诶呀历史渊源的主题。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往往表现的比较好,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很少功利浮躁,也肯下功夫去调查研究。

而文科生往往会表现出另一种问题,有不少人都试图在理论上有突破,有创新,想做出“真正”的学问。但是对于具体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小一些问题,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研究,都是一份不屑一顾的态度。但是这种“空中建高楼”的态度,往往最后收效甚微,只是一个现有文献内容的综合而已。李同学是法学院的博士生,他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想写关于刑法未来改革方向和完善的宏观分析,结果直接被老师退回来了。后来老师给了几个小细节让我研究,最开始还不屑一顾,但是日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我现在的博士论文还有一篇对这个细节的探讨。

写论文究竟是一个什么过程?

这里小狮妹只是从一个共性的过程和大家分享论文的写作过程。但是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的差别很大,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论文写作过程。

首先是找到一个“靠谱”的老师,然后“抱好大腿”。这个固然很通俗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老师这些经验往往比较丰富,同时在各位学习的领域有自己多年的研究。行动力比较迅速的同学可以直接去找老师表明自己“渴求被指导”的心情。不好意思直接和老师说也可以通过短信或者是邮件的方式联系老师。

其次是自己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和观点,如果自己脑袋空空,坐等老师给你分配课题是不明智的。这个过程也是培养自己思考的过程,通过课上课下对自己学科涉及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再和老师分享。

要想写好一篇论文,首先要多读跟专业相关的书,与此同时,要边看边思考边做笔记,因为写论文时的“文思泉涌”以及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都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写多了、想多了就知道如何去写了。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不要仅仅是看了知网就觉得已经“历尽千帆”。把自己要写的观点写在一张白纸的中心,然后进行一个头脑风暴,把相关的内容标注出来,再去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同时要注意与这些文献同类型的文献,包括该文献中引用的文献都查出来。这个时候也不要忽略国外的文献资料,通过外国文献,了解国际化标准和国际研究热点。为日后继续研究打好基础。

动笔的时候要沿着当初和导师商定好的思路写,切忌逻辑混乱,结构不清,没有整体设计理念。论文只看到文字和文字的堆砌,看不到逻辑推理的脉络。特别是在题目(包括各层小题)、摘要、讨论、结论等要尤其注意,认真琢磨。

在最后的结论问题,千万不要轻易的得出超越常识或者专业常识的结论、或者是简单重复结果的主要内容而没有提炼结果的理论意义和时间意义、应用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痛不痒,缺乏针对性、操作性,让读者觉得这样的建议不做研究仅凭直觉也可以“创造”出来。这样会给你的论文大大的减分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黄语晨


分享:
相关阅读

三亚·亚特兰蒂斯山海奇遇庆典大秀开幕 六周年系

2024年5月1日,海南三亚三亚亚特兰蒂斯以山海奇遇为主题的六周年庆典活动于5月1日盛大启幕。作为庆典活动的重头戏,三亚亚特兰蒂

2024-05-03

酷似Apple Watch!华为WATCH FIT 3即将发布:方形

近日,华为即将发布的全新FIT系列智能手表疑似命名为WATCH FIT 3,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知名爆料人Evan Blass分享了这款手表的

2024-04-30

太平鸟品牌VI焕新升级,向“世界级时尚品牌”新征

太平鸟全新视觉震撼亮相,揭开品牌形象新篇章2024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业全面爆发之年。随着消费者民族自信的增强和年轻一代

2024-04-30

跑步营销就在小红书|打开运动品牌跑步营销的万种

【FashionTalk】带你走入奢侈品与服饰行业的潮流前线,以TALK对话、CASE精选、TREND趋势、INNOVATION创新四大版块,带来品牌主理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