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处处是坑!
近日,福州晚报刊出这样一篇文章:《50元合成蓝宝石竟卖2.6万元》。福州的林女士花费2.6万元从泰国买回一颗蓝宝石,经福建省宝玉石协会专家鉴定,该宝石是合成的蓝宝石,市值约为50元。
看了这篇文章,小王不经虎躯一颤,摸了摸自己手上的蓝宝石戒指,还好我的只要48,卖货的人没有坑我。
定了神的小王,仔细研读了这则消息,发现如下致富套路与大家分享:要想把合成宝石卖出高价,首先你需要有个外国国籍,以降低买家的防备。
在这之后,来上一段感人肺腑的宝石知识演说,以打开买家的心扉。最后,配上一张全是洋文的”证书“,攻克买家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成交!
小王认为整件事情下来,林女士被坑的关键在于,轻信了商家提供的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的鉴定证书!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鉴定证书才具有法律效应呢?
首先说说国内的珠宝鉴定证书,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内珠宝鉴定证书必须要如下标识:
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认可)的缩写 ,是国家对检测机构的法制性强制认证,是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合格标志,这个标志表示该检验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
CAL是China Accredited Laboratory(中国认证实验室)的缩写,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合格的检验机构的专用标志。
CNAS是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缩写,代表了该检验机构通过了由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的组织实施考核认可。表明具备了按相应认可准则开展检测和校准服务的技术能力。
拥有这三个标识的国内鉴定证书,都具备了国家认可的法律效力。而国外的鉴定证书,并非如国内证书一般,拥有统一的机构为其水平做认证。更多凭借的是多年积攒下来的信誉与口碑。
消费者在选购珠宝时,可以选择这些靠谱的鉴定机构,钻石类如:GIA、HRD、IGI、AGS等等,彩宝类可以选择:Gübelin、SSEF、GRS、AIGS、LUTOS、GIC等等。
不过,不要以为买珠宝只要有证书就够了,看不懂证书同样要被坑!为此小王挑选了市面上较为流行的几种证书,为大家讲讲珠宝鉴定证书里的乾坤。
上图为现今彩宝市场中主流的鉴定证书之一:GRS证书,这是一家于1996年由瑞士人 Dr.A. Peretti 博士创办的彩色宝石鉴定机构,也是目前各大拍卖行常用的彩宝鉴定证书之一。
上图标注出来的信息,为GRS证书中简洁明了不易产生误解的信息。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看下GRS证书中对宝石颜色和宝石处理情况的评价。
对于优质的贵重宝石而言,国际证书之所以比国内证书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为贵重宝石的颜色及优化处理情况做详细评价,令消费者对宝石价值的判断有据可依。
图中GRS证书样本对这颗缅甸红宝石给出 Vivid Red (GRS-type "Pigeon Blood")这样的评价,意为这颗红宝石是艳红色,鸽血红。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句话中的 GRS-type,另有深意,解释出来就是这颗红宝石达到了我们GRS实验室认为的鸽血红标准,而不同实验室对鸽血红的评价标准不同,不能保证它到别家还能够评为鸽血红。
同样GRS对于贵重宝石有烧无烧的评价,同样有他的学问。证书中这句“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treatment ”即在宝石中没有发现热处理的证据,意为这颗宝石有较大概率是无烧的,但不完全排除热处理后未留下证据的情况。
类似这两种的表述形式,是所有珠宝鉴定所的常规语言。因为作为科学、严谨的第三方珠宝鉴定机构他们对宝石出具的鉴定证书,宗旨是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客观地将宝石的状况展示出来,为消费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看明白了鉴定证书的表述逻辑,这些关键词你还需要明白,忽视了这些关键词,很可能被一些商家钻了你不懂的空子。
比如上图 Comment中的 H,不懂证书的朋友想必看得一脸懵逼。其实,这个 H代表了这颗碧玺经过了热处理。为此,小王将GRS对于宝石优化处理评价 Comment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做了个梳理,供大家参考:
上述这些关键词中,H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度烧,即老烧,属于优化,主要见于红宝石和蓝宝石。有烧也有等级的,宝石价值随H≥H(a) ≥H(b)≥H(c) ≥H(d)依次递减,具体还需看宝石品质。H(Be)指的是二度烧,也称新烧,指加了钛、铍等元素的高温扩散处理,属于处理。
而CE(O)通常是用于祖母绿油量的评价,同等品质下油量越低价值越高。整体上,不同证书在评价宝石优化处理的用词上大同小异,关于彩色宝石的国际证书解读,大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大致看了彩宝证书里的玄机,小王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钻石的证书。首先,钻石证书有分级证书与鉴定证书之分。
钻石的分级证书通常是对裸钻进行分级,级别的划分比较准确,而对成品的分级证书因受托的影响,无法对钻石做准确分级。
而钻石的鉴定证书只对钻石做定性报告,即只告诉你这是不是一颗天然的钻石。对于想要了解钻石成色到底如何的朋友,仅有一张钻石鉴定证书是不够的。
因此,钻石要想买个明白,还是得有一张裸钻的分级证书,目前被认可度高的,比较主流的证书是美国宝石研究院(GIA)出具钻石分级证书。同时,GIA还是钻石4C分级最早的制定机构。
上图为GIA钻石分级证书的样本,这种证书俗称“GIA大证书”,通常1卡及以上的白钻和彩色钻石拥有大证的相对常见。
而这张相对小的证书,则是GIA钻石精简版的证书。相比而言,“小证”没有大证的包裹体位置示意图,通常用于1克拉以下的白钻。
了解了GIA证书的概况之后,还需要提一下GIA证书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比如彩色钻石的颜色成因。现今,高温高压(HPHT)和辐照改色技术日益成熟,部分天然彩钻的颜色成因值得注意。
Color Origin说的是钻石颜色成因,图中的 Natural 指的是颜色为天然形成,若为 Treated则代表颜色为人工处理的结果。
当颜色成因无法确定时会标注 Undetermined,这时钻石的颜色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工处理的。这样颜色成因成疑的钻石,还是需要慎重购买。
最后再来看看,合成钻石的证书,GIA为了将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分级证书区分开,对合成钻石的证书采用了专门的灰色边设计。
并在其中的 Indentification一项中,专门标明了这颗钻石是 Laboratory Grown的,即实验室合成。
说了这么多,小王觉得宝石鉴定证书很重要,但还需要看得懂证书到底说了啥,有时证书明明说得很清楚,东西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上当,就只能怪自己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