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对于女人来说,那就是即使吃土也要买的东西,但是你可曾相过还会有人因为买太多珠宝而被斩首。今天就跟社长一起来看看这位因为过度奢华而被斩首的玛丽王后吧!
有持续关注社长推送的小伙伴应该会觉得很耳熟,玛丽王后,之前不是盘点过她那能照亮半边地球的珠宝了吗?没有错的,但是上次那个是英国的玛丽王后,这次要说的是法国著名的败家王后玛丽王后。说起这位著名的“拜金女”你可能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如果我提起她的那件“海洋之心”你应该会觉得再熟悉不过吧!没错,就是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那颗著名的海洋之心(原型是“希望蓝钻”)。
玛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1755年生于维也纳,是奥匈帝国女皇最宠爱的小女儿。15岁时,作为法国和奥地利和平的象征,她嫁给了法国王储路易十六。初来乍到的小公主长得粉妆玉砌、性格天真烂漫,自然赢得了所有人的宠爱,大家都乐于赠送她珠宝。虽然这位小皇后智商和情商都不高,又胸无大志,但却很有时尚天赋,她对服饰的独特审美、对珠宝首饰的喜好,在当时的法国贵族中享有很高的赞誉,当之无愧的头号名媛。
金缕珍珠衣
玛丽皇后对珠宝的喜爱太过狂热,她婚礼时所穿的婚纱是由金线织成的,巨大的裙摆上镶嵌满了钻石和珍珠。
钻石首饰
玛丽皇后最喜爱钻石首饰,他的丈夫路易十六为讨其欢心从不吝斥巨资为其购置珠宝。
路易十六送给自己的小妻子一对钻石耳坠,两颗硕大的梨形切割钻石分别重达14.25、20.34克拉!
钻石项链
这条钻石项链也是路易十六所送的礼物。项链由一颗1.84ct的粉钻,两枚总重5.24ct的黄钻和大量的白钻组成,正中间坠着一颗7.06ct的水滴形白钻,整条项链共使用钻石181.1ct,极尽奢华,是所有皇室珠宝中估价最高的一件。
除了罕见的粉钻外,玛丽皇后还有两枚蓝钻,一枚是她从奥地利带到法国的嫁妆,另一枚则是人尽皆知“希望”蓝钻,而最终玛丽皇后被送上断头台也成为了这枚“厄运之钻”的不祥的佐证,而“希望”钻石也为这位绝代艳后的一生更添一分传奇。
在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拥有“希望”钻石是,它还不是如今的椭圆形,而是一颗心形的钻石,而这颗心形的蓝钻,正式《泰坦尼克号》中著名的“海洋之心”的原型。
这条项链真的是奢华至极了,项链由许多大颗钻石组成,有精心制作的结彩、垂饰和流苏,非常奢华。
项链上缀的好像是橄榄石
套装,王冠、项链、戒指、耳环......
红宝石项链
珍珠、红宝石、钻石项链
这条项链上的珍珠原属于玛丽皇后,后来在大革命期间被其好友带出法国,并于1849年将这些珍珠与红宝石、钻石一同镶嵌做成这条项链。
紫水晶套装
约瑟芬皇后似乎也有一套
胸针
钻石胸针,玲珑可爱的铃兰花
红宝石和祖母绿胸针,红宝石怀表,倒有些中国风
路易十六私藏的鹭鸶毛钻石胸针
玛丽皇后向往自然,她最喜欢的东西就是仪态万千的花儿了,她把这些美丽的花朵连同羽毛、珍珠、钻石以及蕾丝一起点缀到她奢华繁复的发型上,她喜欢的家具也多用花朵装饰,我们可以看到花朵装点在凡尔赛宫婀娜的洛可可桌椅上,蔓延在墙壁间。在她的不懈推动下,路易十六时代,花朵头饰以及花朵造型的王冠都是十分流行的时尚。
珐琅戒指
珐琅戒指在当初很流行,深蓝的珐琅背景代表天空,钻石则是天空中的繁星,因此这钟戒指也称为天堂之戒。
在深蓝或者深红珐琅背景上镶嵌的钻石戒指在18世纪末19世纪极为流行,玛丽皇后的这枚钻石珐琅戒指就是其中的一款,钻石打造成繁星或者花团造型。在这枚钻戒中,蓝色的珐琅背景象征天空,而钻石则是天空中的繁星,因此这钟戒指也称为天堂之戒。
王冠
玛丽皇后的钻石王冠,包含了9个玫瑰切割钻石花朵造型,非常有女性气息
这一顶祖母绿钻石皇冠原属玛丽皇后,由1031颗钻石以及40颗珍贵的祖母绿宝石组成。冠冕中的祖母绿极为优质,能够营造一种奇特的光影效果。这顶冠冕后来传给了路易十六和玛丽唯一幸存的女儿夏洛特。
红宝石浮雕手链
宝玑表
玛丽皇后是宝玑表的狂热拥护者,1783年,皇后身边的一名侍卫,也是玛丽的爱慕者,向宝玑提交了一份神秘的订单,委托宝玑制作一块极尽奢华、荟萃钟表科学精华的时计作为礼物赠予王后。各部件应尽量以黄金打造,怀表的功能要复杂多样。可惜皇后未能欣赏到这款珍品就已经香消玉殒,直到1827年,皇后逝去的第34个年头这件作品才得以完工。
这款命名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宝玑1160怀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表,光制作费就用了17,000金法郎。它可以自动上发条,具备了万年历、天文时差、三问报时、60小时动力存储显示、双发条盒等功能,其水晶表面、表背和黄金打造的表壳都镶嵌上钻石,奢华无二,估价约2亿人民币。它的问世堪称当时制表业空前绝后的佳作,在宝玑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为引导潮流的缪斯,玛丽对于时尚不俗的品位,大胆前卫的风格以及颇具叛逆的精神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把崇尚妩媚阴柔的洛可可风格推上了顶端,成为了18世纪最为凄美而惊艳的符号,永存于历史长河。往事总是不堪回首,只愿时光能永远定格在1770年温暖明媚的春天,凡尔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洗,15岁的奥地利小公主面对国王、王储,面对3000多名前来迎接的贵族随从,笑靥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