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接受并习惯了网上购物的方式,各行各业也都因此转战电商领域。但并非每个行业都能在电商领域发展的一帆风顺,对珠宝行业而言,传统店铺销售模式仍是主流,珠宝电商的发展则迟缓僵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珠宝电商的发展进程
2003年以前,我国珠宝电商处于萌芽阶段,并未普及。
2004-2006年,我国珠宝电商进入扩张期。这段时间大量的电子商务类珠宝网站应运而生,看似一片繁荣,但由于珠宝产品价格昂贵,不符合网购群体的消费观念,因此珠宝产品没能搭上网购的顺风车。
2007年,一些国外知名珠宝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并把电子商务作为其商业模式,引领了国内珠宝电子商务的新风向。到2010年,国内也产生了一些如戴维尼、钻石小鸟等知名珠宝电子商务企业。
现在随着O2O模式的兴起,珠宝行业的竞争进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珠宝电商此时急需反思,决定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去走。
珠宝电商的发展现状
消费者为何选择网上购物,方便和便宜是两大原因,珠宝也不例外。在选择网上购买珠宝的原因调查显示,78.7%的消费者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49.6%是因为品种齐全,而43.6%是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
尽管珠宝的网购交易规模每年都在变大,但与整体的珠宝销售规模来看,前者仅占后者收入的3.5-4%,比重显然不如人意。
珠宝电商的发展痛点
珠宝电商的最大痛点,就在于珠宝本身属性与普通消费者网购观念的相悖,没有养成消费者网上购买珠宝的习惯。
现在的珠宝电商大多是照搬外国电商的模式,或是简单复刻其他行业的电商模式,没有意识到国内外不同的网购观念和珠宝电商的特殊性。
而事实上,国内消费者在网购珠宝和网购普通商品时,消费观和消费意识是完全不同的,珠宝电商们若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国内消费者虽然很享受足不出户便可自由挑选的网络购物模式,但购买珠宝这类贵重物品时,却又格外谨慎,不敢轻易在网上购买,更谈不上养成网上购买珠宝的习惯。
如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如何养成消费者网上购买珠宝的习惯,是最让珠宝电商头疼的问题。
珠宝电商的发展出路
珠宝电商如何达成愿景,在中国的珠宝市场上大展拳脚,还需要积极探索出路。与其困在自己的圈子里,不如把眼光往外放一放:
1.参照OTA的发展模式
旅游产品在早些年其实也与珠宝产品类似,大众消费者只愿意在线下旅行社咨询,不敢轻易尝试网上购买旅游产品。
但OTA的出现改变了格局。到现在,国内消费者的出行大多数都通过携程、同程、飞猪这类OTA平台,很少再有人向旅行社咨询。
OTA为何能杀出这么一条血路,与线下旅行社长久以来存在的弊端有关,信息不对等、出行不自由、跟团体验差等等,OTA抓住了旅行社的诸多痛点,一击取胜,闯出了自己的品牌。
同样,珠宝实体店也有诸多弊病,或许你的身边总会有朋友抱怨:珠宝店的店员“以貌取人”,消费体验差、店员总是强烈推荐某几款,选择不自由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刻关注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是珠宝电商可以向OTA学习的内容。
尽管想要成为珠宝行业的“携程”非常难,但品牌影响力才是关键,从其他细微处入手,仍是不错的思路。
2.“盒子”概念的尝试
在食品、服装、化妆品等行业,各种各样的盒子是一种流行的趋势。
针对会员的消费偏好数据,寄去一个含有几样试用品的小盒子,既可拉近距离,又可推荐产品,不失为一种提升用户体验,改变用户消费观念的好办法。
国外Rocksbox公司曾每月向会员收取 19美元的订购费,并向她们寄送3件根据用户个人偏好选定的珠宝(均价为 200美元),会员可以选择试戴、退回或者按折扣价购买这些商品。
据Rocksbox创始人介绍,70%的会员在收到盒子后会提供反馈,25%的会员会选择购买推荐的珠宝。
3.如何对待年轻消费者
尽管四、五十岁左右有着一定存款的中年是当下公认的消费主力,但九零后以及千禧一代的年轻消费者也在近几年受到了许多关注。很多行业已有远见地围绕着千禧一代展开了攻势,意图提前拉拢这一群“不好对付”的消费者。
千禧一代虽然现在的经济实力并不突出,但他们敢买敢花钱的消费观却让许多商家看中,只要符合年轻人的心意,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因此珠宝电商也可以试图在年轻消费者身上多花些心思,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而言之,相比旅游行业从线下旅行社到线上OTA,再到现在的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双发力,珠宝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作为一个珠宝人,应肩负起珠宝消费观念变革的使命,始终相信着,珠宝电商的未来定将如钻石般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