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16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结尾,澳洲歌手Sia在现场首次公开表演了她的单曲「The Greatest」,同样来到现场表演的还有 Sia 的御用萝莉舞者 Maddie Ziegler ,跳着现代舞出现在布满弹孔废墟中,她脸上的彩虹混杂眼泪令人心颤。这首歌是为乐悼念奥兰多枪击惨案,片中的49 名舞者象征 49 名遇难者。
一大早我就来到久违的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外面已经等待了很多人。每年的证件牌都透露出新品的线索,今年的也不例外。黑色回归。
苹果发布会来得都不是等闲之辈,身旁挤着坐的很有可能就是某大咖。比如绿色衬衫的就是美国《Wired》(连线)杂志的主编Scott Dadich。
产品网上到处都是,咱就看看新iPhone7的动图之后赶紧说咱的正题。
再来一张吧:我还为你试戴了新的Airpods,舒适感不错,摘下来的时候音乐就会暂停,方便说话。只是总感觉缺根线哈哈。
一如既往地,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又随时想掏钱包的产品中,我稳住心神,又发现了苹果“加州情结”的蛛丝马迹。
在库克聊到iOS 10系统更新的时候,注意最左边的图——苹果爱的餐厅又来了。
这次是旧金山Ferry大楼一侧的海鲜餐厅La Mar Cebicheria Peruana是看海景的好去处。
这家名厨Gaston Acurio开的秘鲁菜餐厅在Yelp上有两千多个评论,而且多数都是好评。很适合晚餐,你也可以去开放的lounge bar小酌。
Mavericks,涌入小屏
想必这张图用Mac的同学已经十分熟悉,从前有名的Mavericks——位于旧金山半月湾(Half Moon Bay)北部Pillar Point Harbor,每年都会如约而至的巨浪名字,被作为第十代OS 系统的名字,这张图也成为一代经典壁纸。
但是这次在iPhone7的手机屏幕上,我们也看到了巨浪的身影。换了一个角度,同样美得令人震撼。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乔布斯后的苹果时代姿态越来越亲民开放,而对于乡愁的表达也越来越隐晦。渐渐取而代之的,是苹果对亚洲市场的精神符号传递。除了中国、日本是频频被提及的字眼外,这样的元素和中国人民用iPhone的场景一起出现了发布会现场。
Coit Tower
2012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用iPhone 4s演示新开发的地图导航功能。几公里后,蓝色的标示就在操控下,来到了旧金山的地标之一——Coit Tower。
你看苹果地图上的小红点并不是这座建筑,那是旧金山电报山邻区的先锋公园(Pioneer Park)。这个公园在1876年落成,是全市最老的公园,而Coit Tower正是公园中心的招牌地标。
虽然这塔远瞧十分像比萨斜塔,但是图片左下角白色如消防栓的才是它真身。出人意料的是,这座建筑的出资者是一名女性消防员。
在消防事业还未纳入市政从属的年代,来去火海的消防员多由私人机构或义工担任,而驱使他们从事这项危险工作的动力就是正儿八经的“为人民服务”。所以格外可敬。这座塔和其所在的先锋公园,就是其中最热爱这份工作的奇女子Lillie Hitchock Coit资助建成,高64米的塔是在1929年Coit死后开始兴建的,她将财产专门分出修建、美化城市的部分,1933年终建成。
虽然大家都粗暴地认为其外貌与消防栓很相似,但是那并不是它的设计蓝本(人家花了一辈子心血建的不是那么随便的好吗)其实,这座巨塔的建筑灵感来自20年代于巴黎兴起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由建筑师Arthur Brown和Henry Howard设计。洁白的塔身内大有可观,由26名艺术家参与绘制的壁画也很值得一看,用写实的风格记录了旧金山工人20世纪30年代的日常生活,挺有意思的。
有趣的是,Coit Tower并不是旧金山市内唯一对消防员表达敬意的建筑,可以遥望Coit Tower的华盛顿广场(WashingtonSquare)上还有纪念Lillie Hitchock Coit的雕像,你纪念我,我纪念你,一层套一层,这大概是对消防员敬意最深的一座城市了(可能也是被火吓怕了,此时此刻加州某处也一定有山火尚未扑灭)。
这座塔是鸟瞰整个旧金山最棒的位置,最高点会收几美元的费用,但是很值得。建议步行来这里,这里位于高点,停车面积很小,位置难找。如果你自驾,要做好兜圈子的准备。
GoldenGate Park/Golden Gate
太俗了,我不想写这个景点了怎么办。
但是实在绕不过去,早年苹果WWDC大会开场的背景都是它。
苹果在介绍很多功能的时候都选择用它呈现。
比如早期的照片视频,
比如全景拍摄,
炫耀锁屏后还能继续拍照,
再比如去年的Apple Pay,
还有这个,
同样姿势,2014年再来一遍……
旧金山到底是有多没东西讲,才总是聊起金门大桥?! 但是不仅苹果,旧金山人民是真的非常热爱这座1937年建成的大桥。我记得就连城中的星巴克都在小黑板上拿粉笔画橘红色的桥,而思科(Cisco本名也取自San Fran“Cisco”)的标志也是大桥。
能频繁登上苹果的Keynote,除了地标的光环,我觉得还因为它桥身的颜色实在太鲜艳了,不管放什么里面都好看好排版(也是太现实)。但实际上,这种红、黄、黑混合的“国际橘”,在浓雾冷雨的旧金山很容易生锈,重漆的时候,油漆工必须在移动的鹰架上油漆,先用压力清洗,然后上三层油漆,非常辛苦。今年,桥身整体的重漆在耗时4年后完工了。
如果乡愁有颜色的话,美国人的乡愁可能就是像金门大桥一样的红色
关于金门大桥,最动人的还是它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家的象征。因为湾区地理位置问题,整个旧金山(尤其在夏季)经常云雾缭绕。忘了看哪本书,说到一个细节:二战回归的士兵们飞过太平洋,直到看到云雾中橙色的大桥的时候,就知道到家了……
Luce Restaurant
2012年苹果选的是Luce Restaurant这家本土饭店给你演示iPhone5的地图功能。
看看大众点评功能。
这家酒店从地图上回到现实是这样子的:
我没吃过这家餐厅,但这家专注美国本土美食的餐厅确实不错,它还连续六年获得米其林一星呢,打算看完新品发布就去尝尝看。
这是当年苹果显摆地图能看到卫星图景,可以看到,其实这家离原来苹果习惯用的发布会场馆Mascone会展中心只有几分钟步行距离,这栋建筑就是洲际酒店。门牌号888也是很趁国人(如果是因为知道国人爱“8”而选这个餐馆,那我简直要哭了)。
Sanraku Restaurant
这次苹果不玩儿地图了 ,开始演示预定餐厅功能。
Sanraku这家日料店出现概率高得又让我对程序员们的口味产生了困惑。
于是我去Google了一下这家饭店,在TripAdvisor上,人们把它评价为4,596家旧金山餐厅中的第101名。(旧金山有这么多店吗!!101名请加油哦,就要进去前一百名!)好评如潮的店里,但是我只对其中的差评感兴趣,比如有位仁兄评价“horrible sushi do not go”,但是他配了一张这样的图:
这个世界真难懂。
还有人说“Only thing good about this restaurant is its location”,好狠哟。有点开始怀疑苹果选择它的理由是不是也是“location”,哈哈。
Leigion of Honor 博物馆
拍完了金门大桥,苹果又拍起了Leigion of Honor 博物馆的全景。
这里是旧金山艺术博物馆的另一个馆区,比起金门公园的De Young,这里知道的人更少,但是更精致,走小众路线。
这是跳出iPhone镜头的同一景致
是的,这儿是湾区,不是法国,但是玻璃屋顶、罗丹的思考者,都让人瞬间穿越回卢浮宫。这样的设计也是有缘由的,因为Leigion of Honor 从名字到馆藏,都走欧洲路线,是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正统Leigion of Honor 的缩小复刻版。
在Leigion of Honor 博物馆中曾展出的莫奈作品《破浪 Waves Breaking》
Legion of Honor的名字也有点意思,它其实是拿破仑早在1802年建立的法国最高国家荣誉,一直延续至今,公分5级。
在我来湾区前,我最先知道这家博物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迷魂记Vertigo》,那副让金·诺瓦克盯上的一天的画就在这家博物馆,后来我去也没办法考证那幅画到底存不存在。
与De Young的南美、非洲馆藏居多不同,这里的法国馆藏十分精品,很值得一逛,最近在展宝玑(Brequet)珍藏品。
Yosemite
相比于Mavericks,Yosemite要出名多了。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那个好听的中文名“优胜美地”,这也是苹果历年发布会和WWDC显示的大趋势,对中国市场越重视,对中国用户就越友好。比如上次我去的iPhone 6发布会现场竟然安排了中文同声传译,也是惊呆。
说回来,虽然苹果是在2014年的WWDC公布了苹果OS X(10.10版本)Yosemite的命名,但是翻完历年的keynote我发现,这件事早就“处心积虑”,铺垫很久了。比如2010WWDC上,
2011WWDC 演示Newsstand功能时,这大字摆的。
2012年iPone5发布时,苹果的工程师们相约去Yosemite露营。
直到2014年WWDC,苹果新任段子手、软件主管Craig揶揄苹果市场部,用一段流传甚广的命名故事为我们正式揭晓了Yosemite。
从更换为加州地名开始,苹果的Marketing团队就拿着大量经费马不停蹄地在加州各地调研。而这一切在Craig看来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他们第一次选了RanchoCucamonga,一个名为“沙地棚屋”的加州城镇。(Haha,难怪Craig白眼一直翻)
然后他们又找到了Weed(是加州地名,但也有大麻之意)。简直了,Craig为了表达不可置信把Weed发了好几遍。(说实话,从这里开始我开始觉得整个故事是Craig编造出来的了)
还好,最终他们发现了Yosemite。一个发音优美、好翻译、壁纸好拍的理想地。
当天,他们就玩起了壁纸上的攀岩者。
不得不说,苹果的Keynote做得就是比别家好,即使是在演示功能,仍不忘花点小心思让邮件中的山体画面和壁纸融合,无比和谐。
Yosemite本身我觉得都不必赘言了,美国四大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一年四季都开放,但是如果想看到瀑布的话就避开冬季吧,如果你不在冬天去Yosemite,就不会像我这样在荒地儿晒太阳,看到身后石头上的涓涓细流了么?也是冬天来的结果……4-10月去都会有不错的体验。非常大,做好走断腿的准备。
Napa Valley
2010年苹果的新品发布会上,身体每况愈下的乔帮主已经要坐着演示了。当年,苹果选择用Napa Valley向世界展示首发的iPad的美。
还记得之前头等舱机酒那期吗?美联航的小气让人印象深刻吧。但是有一点值得称道,它采购了很多产自Napa Valley的酒(也是为了采购方便和热爱国货吧)。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重要产地,不但在全球葡萄酒版图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它的美景也使Napa Valley成为来到加州的必看景点之一。
Napa Valley中最古老的 Beringer Vineyards酒庄,它在Napa Valley中一以贯之的经营,被视为美国最具标志性的酒庄。
我在不同季节去过Napa Valley几次,我认为那里最美的季节就是将要到来的11月份。葡萄成熟,从旧金山向北开,一小时不到,就能看到一片片接壤的葡萄田,红黄绿相间,甚是好看。与硅谷和旧金山的现代不同,这里处处是归隐的田园感,就连路牌都充满诗意:“酒是瓶装的诗”。
在这里,可以提前规划好要去什么酒庄,或者随性驾驶,每家酒庄的接待都十分妥帖,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参观酒庄、品酒。
Pismo State Beach
2011年,Siri问世的时候,当时我心里就一个想法,苹果让手机成精了。在展示Siri功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Pismo State Beach。
虽然整个加州西岸被太平洋包裹,诞生了无数个金沙碧浪的海滩,但是Pismo State Beach仍然值得一看。从旧金山开车,往南4个小时就到了Pismo。大部分酒店都沿海岸线建起,在别处稀缺的海景房这里都是标配。
在这里,你仍然可以玩儿各种水上运动,还可以租飞机俯视海滩,没有密集恐惧症的还可以前往Monarch Butterfly Grove国家野生动物园看看美国境内最大的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群集地。
记得我很小时候就在央视看过关于Monarch Butterfly Grove的报道,留下的震撼至今难忘。幸运的是,这里也允许你哪儿都不去,就听着海浪声看书、打盹,消磨掉一天的时间。
Cupertino到Palo Alto
2011年,iPhone4s上从Cupertino到Palo Alto的长长路线让Siri的表演惊艳了世界。
正如苹果著名的地图280图标(现在打开iPhone上,看看苹果地图App上的标示。为啥是280?因为那是苹果总部旁的公路),自己的Keynote上怎么能不展示苹果的大本营呢?
从水果小镇到硅谷的心脏,苹果新总部所在地Cupertino市的变化翻天覆地。环境还是宜人,但是房价已经升了几倍。
苹果位于Cupertino市的新总部完工效果图,感觉下一秒就要启动升空了
航拍看正在建设中的苹果新总部,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地图上路线的另一端是Palo Alto,从旧金山开车,就可以走苹果旁边的280公路。Palo Alto很小,30分钟就能走完。镇上有一家只放黑白片的The Stanford Theatre、无数硅谷奇才起家的Garage、还有一家由收治动物组成的动物园。天啊,这组合太像一个魔幻西部片的开头了。
曾经是斯坦福夫人为怀念斯坦福先生建造的纪念教堂,多年后举办了乔布斯的追悼会
另外,这里离Stanford University非常近,镇上住的也多是硅谷新贵,抬脚就可以串个门。
Muir Woods National Park
在Apple Watch发布后,全球媒体都到一个特别搭建的“小黑屋”中上手试戴,我和苹果设计大神Jony Ive的这张合影来之不易。
好了,拉仇恨完毕。说这么多只想说我在现场那么小的屏上,十分眼尖的发现了Muir Woods。
说起Muir Woods,有一句话你大概耳熟,“上帝照顾了这些树木免于干旱(drought)、疾病(disease)、雪崩(avalanche)和洪水(flood),但他不能保护他们免于愚蠢——只有山姆大叔(指美国人民)可以做到。”在人类出现前,这种宝贵的树已经在地球上繁衍了一亿五千万年。
其实,加州有两个不同种的红杉树。一种是海岸红杉树,一种是巨红杉树。在Muir Woods的是海岸红杉树。
Muir Woods保护的海岸红杉树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着的生物,最高的海岸红杉树高115米,直径可达6.7米。但正是这种曾覆盖加州北海岸峡谷、无比tough的植物,在美国淘金热时,也难逃几乎砍伐殆尽的命运。
和众多先破坏后保护的思路一样,人们为最后一小片红木森林建立了现在的保护公园。虽然常年多雾的加州海岸有点恼人,但是正是这宝贵的雾气保存了这些宝贵的生物。在这里,你能感到自己的渺小。
Big Sur
越看苹果的Keynote越觉得感人,一个科技品牌的乡愁已经浓到把发布会做成了加州旅游宣传片了。这其中不可缺少的当然还有Big Sur。
2015WWDC上,Big Sur也出来为苹果的“加州制造”站台了
Bixby Bridge是一座长达700余尺跨越峡谷的长桥,1932年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拱混凝土桥。也只有在Big Sur,人工和自然景观才能融合地如此完美
Big Sur(大苏尔)名字古怪却格外上口、易记。其实“Sur”来自西班牙语“El Sur Grande”(大南部),此名是1848年墨西哥把加州割让给美国时就留下来的。
你驾车经过一定以为Big Sur什么都没有,其实精华都藏着呢。这家Post Ranch Inn一直是全美乃至全球最棒的度假酒店之一。即使你没时间住也强烈建议你来这里黄昏喝杯东西…
加州沿海的1号公路是全美最美驾车路线之一,而这段则是1号的高潮。两年前我曾白天去过一次,今年5月夜间再去,公路从双道变为单行,转弯也越发频密、惊险。在静夜的漆黑中,我在富有磁性地宗教歌曲和声中开了个把小时。黑夜中不断闪亮的车灯、海浪拍岸的回声,山回路转的穿行,这路程让人感觉像是朝圣。
阴郁和明媚的Big Sur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我觉得Big Sur基本是南北加州的分水岭,过了它,你就到了真正阳光充裕的“加州”,心境也有所不同。
再说远一点的话,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嬉皮文化兴起,那时成立的Esalen学院就是美国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Esalen学院第一次赋予了“Retreat”全新的定义:这个用来表示“撤退”的词变成了“归隐、灵修之所”。而Esalen所在的Big Sur也成了嬉皮文化的中心之一。卡在旧金山与洛杉矶的正中,Big Sur鬼斧神工的自然环境成了这两个美国物质娱乐文化重镇背后的天涯海角。你如果不属于大城市,还可以“撤退”到这里。
Treebones
说到Big sur的住宿,除了我很爱的Ventana Inn外,Treebones是不得不说的一个存在。你看苹果都忍不住定间房先。
这座坐落在老嬉皮士乐土的Resort,只有16个圆顶帐篷,帐篷布覆盖在木格子框架之上、屋里是抛光的木地板,屋外就是无尽的大海。这里一切都还保留着嬉皮士精神,就连吃的菜都是自己的有机花园里种出来的。
从搭好的人类窝棚里看海
散落在海岸悬崖边的帐篷区
Point Reyes
闲不住的Craig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又给策划了一次Hiking Trip,目的地不是别处,正是Point Reyes。
对于Point Reyes,我的印象是在飞机上形成的。从中国飞旧金山,快要抵达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看窗外(机舱哪侧更好我忘了):你会看到一条新月状的绿色海岸线。我每次都很好奇这个有着惊人美感的地貌是哪里,后来看地图才发现这是旧金山西北开外30公里的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这里最闻名于世的莫过于浓雾与大量的野生动物(每年12月下旬到来年4月中旬,灰鲸迁徙会成为此地一景。当然,还有人类莫名热爱的灯塔。
被太平洋和Drakes Bay环绕的Point Reyes
有雾和没有雾的Point Reyes,你更爱哪一个
这里是太平洋沿岸风最大、也是北美大陆上浓雾第二大的地区。因为不是什么大景点,我也没特地去过,但有个加州当地朋友跟我说全加州他最爱这里。为什么?他说因为这里有绝对的孤独……他心烦的时候,就会跑到这里在风中雾中呆一天,看海,看海,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