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雪山有种执念。”
这话其实之前说过,还被写在了玩咖日历上。
执念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你深爱着一个姑娘别人问你为什么你回答说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一样,爱雪山也不需要理由。
我的执念,是在去年九月踏上了第一座雪山的征程四姑娘山鹰鸽嘴峰的途中萌生的。而在那之前所有也是唯一的一次热身是征服了东南亚最美火山——林贾尼。
然而,人生的第一座雪山我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冲顶日的午夜开始狂风暴雪。顶着风雪艰辛地攀爬了数小时后出于多重因素的考量,我和队友们在距顶峰只有50米的地方决定下撤。
第二次回到雪山的怀抱是四姑娘三峰。彼时已经有了高海拔徒步和攀冰的经历,体能也大为提高,加上队友们的实力也大为提升,登顶的信心自然也水涨船高。
可惜上天依然没能垂怜我们。冲顶那天大本营天气晴好,谁知过了横切突然刮起狂风。向导解释说这么大的风到了垭口是站不住的,碎石坡路段两边山上落石也很是危险,于是再一次无功而返。
最初两次的雪山攀登尝试就这样都失败了。
那玛峰其实去年就在计划了。初级技术型雪山蜀山之王贡嘎卫峰。光是这两个名号就让我向往不已。
我也曾在两次冲顶失败后开玩笑地说过下一座那玛峰如果登顶了,那我第一座雪山就是那玛,这个逼可以装一辈子了。如果没登顶这辈子就不再爬山了。
可是上天啊好像给我开了个玩笑。出发前两天打开Mountain Weather Forecast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在山上的几天全程下雪冲顶日暴雪。。。难道又要重蹈前两次的覆辙?
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或许上天也是于心不忍,在带走了晴天的同时,却给我们留了一扇冲顶日无风的窗口。
【一】队友介绍
义元王又称一块钱黑练小王子
攀岩6c男神几乎天天泡在岩馆立志要上5.12
平常爬梯负重路跑越野也没少练
非常hardcore且专治不服
不过比起这些更出名的是特别热心地每次攀岩都带不同的妹子
高海拔经历尼泊尔ABC徒步
yanni雅尼又称小喻妮儿
不知何时曾经稚嫩的少年练出了背夫体质于是长距离重装开始毫无压力
因爱背西瓜一举成名
入坑早属于户外老司机
虽养膘千日用膘之时能小宇宙爆发而拉爆所有人
高海拔经历乞力马扎罗攀登尼泊尔ABC、EBC、巴基斯坦K2大本营徒步
启越除了骚并没有什么别称
yanni的好基友同样入坑早也是户外老司机
出生在我国大西北著名的徒步线路鳌太边缘
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就天天走鳌太秒杀其他户外爱好者充分证明了出身的重要性
高海拔经历乞力马扎罗攀登尼泊尔ABC、EBC徒步
聊天小帮手又称小扳手夏山贝拉豹
入的坑比赚的钱多上山下海跑马打铁无所不作
钟情雪山而放弃了其他但一上雪线却怂的要死
下山奇慢曾被正在发烧的队友拉爆故得名夏山贝拉豹
高海拔经历四姑娘山鹰鸽嘴峰、三峰攀登印度大吉岭干城章嘉徒步
徐老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山协作团队老大
登顶率高且从未出过事故
重点是人特别好特别可爱
不多赘述详情请关注山峰户外高山探险协作队官方xulaoyao5233
小牦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帅哥
迷倒了成片的少男少女好吧包括我好吧
我不会说我特意问的老幺可不可以带小牦牛来
年轻且体力好的惊人
孙队长靠谱而逗逼且经验丰富的队长
虽长了糙汉子的帅脸但是心却很细同时烧得一手好菜
小牦牛的表哥也是好基友
两人一路都在秀恩爱狗粮吃得饱饱的
【三】接近篇
4月7日晚到达成都。放下东西第一件事吃。
吃到半夜三四点回到青旅洗漱睡下。早上七点就起床赶路。期间青旅的萌喵赖在屋里不走还在我睡着了的时候从我身上踩了过去。。。
4月8日驱车前往新都桥。老幺说成都到康定的高速修路会堵车我们从阿坝州绕路走顺便停在日隆吃午饭。我瞬间两眼放光日隆有我最最爱的牛肉粉啊
于是我又双叒一次见到了亲爱的四姑娘山。天气晴好。幺妹依然那么美。
虽说也只是在这个小镇上前后住过几天而已但回到日隆就有种到家一样的亲切感。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饭店熟悉的牛肉粉果然还是吃比较重要。
饭后继续驱车上路。由阿坝州前往甘孜州。沿路经过藏区八大神山之一、至今仍为处女峰的雅拉雪山。这一绕路真是看到了不少好风景。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去雅拉转山的种子。
傍晚到达新都桥汇合了直接从双桥沟赶来的小牦牛和孙队。酒店顶层有观景台据说是拍摄贡嘎日照金山的好位置。可惜云大雾大并不能看得到雪山。这让我再次为在山上的天气以及能否冲顶成功而担忧。
不过作为队伍里唯一看起来像妹子的福利五星级酒店的大床单人间还是很好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一晚的好眠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4月9日早上新都桥城里买好山上几天的路餐继续上路赶往子梅村。途中经过海拔4500米的子梅垭口是观看贡嘎、那玛的最佳观景台。可惜贡嘎主峰依旧藏在重重云雾之中迟迟不肯露面。那玛却是可以清楚的望见。
晚上食宿子梅村。一到客栈老板娘就热情的端出了热腾腾的酥油茶。两杯下肚已觉饱了大半。然后整理完第二天上山的装备开饭
分装备的我们
一吃饭就各种拍
所谓爬雪山三分靠腿七分靠吃剩下九十分靠天气
一路上我都在问子梅的住宿是什么样的因为我想洗澡啊跟我爬过山的人都知道我对洗澡是真爱而且什么样的澡都洗过林贾尼上山前的冰水澡、印度徒步一路没有淋浴的热水桶澡、老幺家没烧好水就迫不及待洗的冷水澡。老幺一直开玩笑说我们住五星级大通铺。看到房间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真的是五星级大通铺。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还没关灯钻进被子旁边的队友们已经开始打呼的打呼磨牙的磨牙。。。
于是这一晚是必须没有睡好的即便是后半夜我已经开始觉得鼾声很催眠之后。
【四】大本营C1篇
4月10号起床吃完早饭后开始徒步前往大本营。听说我们是唯一一队登山的人。这种孤独感我莫名的很喜欢。
我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轻装装备全部给马驮其他三个汉子都多多少少的重装背了自己的装备。而老幺竟然在进山的时候就穿上了高山靴以提前适应新鞋子。
其实轻装的最初目的是想为五月的玉龙雪山越野做准备。于是第一天往大本营的路上我跟着小牦牛一路聊着天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这在后来的冲顶日被老幺拿出来骂了我一路。
那玛进山路线子梅村贡嘎寺BC C1顶峰 (图片来自8264)
子梅村到贡嘎寺的路很好走。早上八点多出发穿过山间小径虽有一些爬升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到了贡嘎寺。在贡嘎寺买了票办完进山手续继续上路。一段森林下坡之后开始沿着冰川末端的碎石坡上升。
子梅到大本营路况大致如下
海拔上升3500m-4200m
第一天的行程虽然路途远但还是很愉快的还充满惊喜。比如在碎石坡休息的时候老幺突然掏出了爆米花爆米花噢。还比如山上有成群的岩羊以王的蔑视的姿态看着我们。再比如午饭的平台和一路的草地有虫草可以挖于是画面是这样的
都在趴着找虫草
刚挖出来的虫草想买新鲜虫草的可以找老幺噢
一路说说笑笑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大本营。大本营在一片平缓的草地上旁边有溪水做水源。搭起帐篷开始拍各种装逼照。
大合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小牦牛、孙队长、小帮手、yanni、启越、义元、老幺
这时的贡嘎主峰虽然露出了大半但峰顶依然躲在云里。之前就听说这蜀山之王贡嘎是有神灵庇护的对着贡嘎山许愿心诚则灵。于是我面向贡嘎双手合十忘掉一切杂念后虔诚的拜了三拜恳求神山向我们展示它的全貌。
十几分钟后云真的散开了。天突然湛蓝。
我并不能找到一种语言来确切地形容那时的心情。是惊喜是感激是敬畏还是别的什么。但我想我对雪山那种道不出理由的执念一定有部分是因为神因为对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力量的信仰。
想起来曾经第一次见到玉龙雪山看到纳西人朝拜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流泪忍不住要跪下来。
于是我走回刚刚的地方再次双手合十三拜还愿。同时也祈祷冲顶能有好天气。
扎好营之后开始生火做饭。之前在老幺家喝的沙棘茶因为太好喝走之后一直惦记着。而在这个沙棘果已经凋落了的季节老幺竟然从家里带了新鲜的沙棘一路背上了山在大本营煮给我们喝。也是感动得要哭。
至于在山上的伙食呢就是火锅了。是的你没看错。我们在山上每 !顿 !都 !吃 !火 !锅 !
画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样子的其实这是在C1
和这个样子的
不幸的是三位队友因为多多少少的高反战斗力有限。我反倒是胃口大开极力控制自己不要吃多。
山上的天气可谓是比女人的脸变得还快。前一秒还阳光普照下一秒浓浓的雾气瞬间从四面八方侵袭上来颇有种恐怖片的即视感。吃过饭没多久大本营就被升起的迷雾笼罩。趁天还没黑老幺带我们几个饭后散步适应海拔以防睡着之后高反。
山上起了雾之后走几步就看不到帐篷了
虽然天还没黑就扎了营但这一天并不能睡得太早。不然半夜醒来失了眠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于是我们决定聊天到十点才熄灯睡觉。可是后来发现从天没黑聊到夜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两位帐友九点多就开始打呼噜了。所以你们懂剩下的两个人这一夜又没有睡好。
第二天早上吃过火锅是的早餐也是火锅收拾行装向C1进发。路况基本是大块的碎石和草地为主。这天行程只有五个小时左右爬升很大但路程很短所以也比较轻松。回过头正对着念波贡嘎。
念波贡嘎
因为行程轻松也不赶时间所以走一下子就停下来吃吃喝喝。路上还挖到了新鲜红景天根剥掉皮之后长如下这个样子。据说可以直接嚼了吃也能预防高反。于是尝了一口苦
走过碎石后坡度开始慢慢变陡。接近C1的地方大概有四五十度的样子。但因为是草坡即使坡度大也不难走。我说这个坡下山的时候一定可以飞的特别爽。可没料到下山的时候这里已经铺上了厚厚的雪变得很滑。
坡度40-50度的草坡
下面这张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本营到C1的路线和路况
重点真的是地形真的不是红圈里的人
翻上草地陡坡C1就建在一片平坦的碎石坡上。眼前是那玛背后是念波贡嘎。
C1的地形此处海拔4900
这时候马队和装备都还没到于是除了上升器和ATC的技术培训我们也是无所事事。老幺说天气好的话我们开辟一条新的冲顶路线相当于爬一座未登峰这个逼可以装一辈子了。这句话太鼓舞士气。鼓舞的我自告奋勇跟着老幺去探路。这一来既可以走高睡低适应海拔也能对冲顶的路况有个大致了解。毕竟半年前的我在鹰鸽嘴冲顶时就是被盖了新雪的碎石坡虐到体无完肤。
因为是下午光线充足四周也没有积雪从C1出发冲顶最开始的那段碎石路显得格外好走。爬升了快100米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自信觉得对冲顶碎石坡有概念了于是就决定回营地参加培训和休息。老幺背负着重大使命和全队期望继续向前探路。直到我们饭烧好了看到老幺不紧不慢的下来说走到离顶峰只差一百米了。意思是这条路可行。而且路程短可以大大缩短冲顶时间。
我们当然开心的很吃过饭早早的钻进帐篷休息。
可是就像预报里说的一样连续两天的好天气之后冲顶日还是下了大雪。
【五】冲顶篇
凌晨一点起床的时候帐篷已经几乎被雪盖住了。而我们还是挣扎着起床匆匆收拾行装简单吃过早餐准备向顶峰进发。
不得不放弃新路线。
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
因为在同样天气下冲顶鹰鸽嘴失败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那种阴影挥之不去。
我也清楚的知道下了新雪的碎石坡走起来有多绝望。
可是总不能还没开始就放弃。
咬着牙顶着风我们出发了。
碎石坡真的不是我强项。出发的时候就因为整理装备走在最后想要追上大家可偏偏心里越急脚下越慌。片状的碎石很松踩上去走一步滑两步。而我遇到这种情形又怂的要命每滑一次心里的恐惧感就增多一分。
于是我走的越来越慢。前面队友们的头灯有的已经看不见了。
幸好有老幺一路走在我后面收尾一路给我打气一遍遍的教我走碎石坡的技巧。可是那时的我也许是因为太紧张无论如何都学不会。
那种感觉很无助。明知道最有经验的人在教你在帮你。可我就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后来每踩下一步我都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台阶我可以踩稳就像台阶。
我只是在走台阶。
是台阶。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当年在鹰鸽嘴的冲顶路上我是如何一步踩空整个身子贴着碎石坡往下滑的。
现在同样的事情在这里的碎石坡发生了数不清多少次。
老幺每次都能在后面拉住我。一边走他一边教育我说你看叫你前两天跟小牦牛走这么快体力都耗尽了。你看第一天都在最后的义元和yanni现在走在最前面。
但他还是一直鼓励我再坚持一下就到冰川了。
当我终于走过碎石坡来到冰川末端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亲爱的队友们。启越说终于又看到你了。
终于走完了碎石坡终于穿上冰爪已经懵逼了的我
后来我才体会到他说这话的心情。后来我才知道这段路他比我走的还绝望前面的人遥远的追不上后面的人遥远的等不到。这么漫长的路途里他只有他自己。
他说好多地方都是跪着爬上来的。
他说他高反了走着走着就吐了。
而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在场。
可是有些路注定要自己走。
冰川最末端是一段冰雪缓坡。我们一行七人结组前行。坡度不算大雪也才没过脚踝加上穿了冰爪倒是比之前的碎石坡容易的多。但好景不长。才走了十几分钟的样子坡度马上就陡起来了。这时候听到了让人振奋的消息我们终于决定打保护点推上升器了。我像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无论如何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固定保护。而且攀过冰这种坡度的攀登加上上升器保护应该不算什么。于是这段路对我最大的挑战反倒成了如何小心迈步不踩绳。
整段路并没有走很久。上升器推到了最顶端的保护点基本就到了山脊上漫长的雪坡。我们找了一处平缓的地方坐下来休整吃路餐。
但我只是喝了几口热水就出发了。
也许是因为没有补充能量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碎石坡耗尽了体力这段坡度不超过20度但望不到尽头的雪坡让我几近崩溃。休整过后出发没多久就感觉体力不支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而我们是一根绳上的一群蚂蚱一个人停下来全队就都要跟着停。我走在后面休息的时候老幺说走吧他们前面在等你。可我真的走不动了。我说我把结组绳解开吧我慢慢走。
其实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决定到底是否正确。如果没有解开绳子后面也许我会走得快一点不会让队友们在山顶等我那么久。但也可能我会拖累整个队伍的进度会害队友们消耗更多体力。
于是老幺用他的牛尾挂住我。这感觉特别像遛狗或者牵马。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踉踉跄跄的跟着。
前面的大部队越来越远了。
有几次走到想哭。因为腿已经发软了。一直自认为体力很好爬山慢主要是因为怂再不然就是为了控制爆表的心跳。无论如何原地休息一下很快就可以恢复。可这次不一样我休息了那么多次一走起来还是感觉全身的肌肉都没有力量了。
好几次站住休息的时候我都在想还要继续吗
可是顶峰就在前面。如果在这里放弃我应该不会原谅我自己吧。
老幺看着我说你没高反没高反你就要坚持。
我想这段雪坡只是长并不危险。没有危险我就要坚持。
老幺说你跟着我的节奏慢慢走慢但是不要停。
我仔细观察他的脚步。步子不大但踩的很扎实。
就要转过最后一个弯的时候老幺的对讲机传来消息前面已经全部登顶了。老幺回头问我你是继续上还是下撤我当然是要继续的。老幺说那要快走他们等十分钟就要下撤了。到时候你不到顶也必须要下撤了。
事实证明后来他们等了我二十多分钟。我当时虽然对老幺的话半信半疑但这确实对当时的我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然后不久转过弯看到了顶峰以及站在顶峰上的队友们。
趁我休息的时候老幺拍了下面这张照片。这成了后来我最喜欢的一张也变成了我的朋友圈封面和电脑桌面虽然照片里并没有我。
天飘着雪却蓝的透明人儿那么小却掩饰不住胜利的骄傲和喜悦。
而我看着他们看着眼前的路明明近在迟尺却好像要用尽一生的力气来走那么漫长。
其实登顶的那刻我一点都不开心。毕竟这一路,太苦了。
匆匆拍了几张合照后大家就准备下撤了我也终于又拴上了我的结组绳。
上山靠老幺下山必须换个大腿抱。于是我抓住了小牦牛。
那段登顶时走了好像一辈子的雪坡下山仿佛只用了一瞬间。而这时候天也渐渐晴了起来。
远处连绵的雪山和近在迟尺的贡嘎。这时候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终于登顶了人生第一座雪山。感谢那玛峰接受了我。
上山因为一直在运动虽然夜里刮着风下着雪也完全不觉得冷。下降的时候才意识到保暖的衣服和鞋子有多么重要。在雪坡上挂着保护等着大家一个个挂上ATC一个个下降至冰川末端踩在雪地里不能动的那几分钟整个身体控制不住的发抖。
因为太冷下降坡度又不算太大义元和yanni先后放弃了用ATC选择了将结组绳挂在固定路绳上走下去。可下降的冰川旁边是个大悬崖。后来yanni说他没踩稳差点滚下去。也许我该庆幸自己咬着牙等到了最后还是坚持选择了更安全的ATC其实还不是因为我怂啊。
过了冰川就又回到了我们所有人最痛恨的碎石坡。而上山容易下山难。于是我仿佛看到上山虐过我们的碎石坡这时候用更狰狞的表情对我们露出邪恶的笑。队友们都先走我抱住小牦牛的大腿自信满满的陪他在最后面收装备。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好正确。因为有了小牦牛护体我俩一路连滚带跑的走完了碎石坡。摔倒了就坐在地上抽根烟聊会天同时看着前面的队友们走到绝望崩溃怀疑人生。
漫长的碎石坡一步一滑让人绝望
摔倒望山怀疑人生
yanni走在启越后面。启越每摔一次他就在后面拍一张。于是有了这么条朋友圈。
启越说他下山的时候意识都模糊了。这种感觉我深有体会当年在鹰鸽嘴下撤的时候也是精神涣散好像每走一步要集中全部的精力才能把脚踩在对的地方。
下午三点多我们终于回到了C1。
【六】出山篇
因为下了雪老幺等担心子梅垭口积雪过夜结冰出不了车我们决定当天下撤至子梅村并开车出子梅。
于是在C1收好行装并没有过多休息就匆忙下撤。
C1到BC的那段本可以一路飞下去的大草坡,盖了新雪,走一步滑一步。在摔了三次之后,我放弃了挣扎,直接一路坐滑梯一样屁降到了草坡底端。回头感叹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滑过最长最刺激的滑梯了。
之后就一路下山,走到BC,再走到贡嘎寺。因为要赶着回到镇上,上山整整两天的行程,下山我们在五个小时内就走完了。义元跟老幺打头阵,不一会儿就看不到影了。yanni启越孙队小牦牛和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有说有笑的走在一起。在大本营碰到了自主攀登的山友们,因为大雪正在大本营休整。我们热心地汇报了山顶的天气状况,还慷慨地提供出了所有的干粮。继续开心的下撤。又走了几小时,才发现路途是如此之遥远,也不再有力气说笑,一心只想着下山,回家。天色渐渐暗了,虽然备着头灯,大家还是希望天黑之前可以走完这段出山的路。
然后就在过独木桥的时候,启越从我前面走着,突然就翻下了桥掉进了河里。我大叫了一声,原地愣了一秒。我眼睁睁的看着他摔在了一块凸起的石头上,瞬间慌了神: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然而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又一个跟头站了起来,说,没事儿。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也觉得算是奇迹了。
到了贡嘎寺,安排了摩托车来接我们回子梅。城里的摩托没少坐,海上的摩托也骑过。然而山上飙摩托还是第一次体验。明明是森林碎石土路,不到两米宽,一边还是陡坡,小哥竟然一路不带闸的带着我飞下了山。小哥说这条路他骑了这么多年,闭着眼也能送我安全下山。我当然是信他的,然而这一路小心脏还是没少跳。下山路变平坦之后直接开启赛车模式。后来听说yanni半路在一个大转弯处翻车了,幸好人车都毫发无伤。晚上十点多,终于回到了子梅大通铺。
吃过饭喝过茶,再开车上路的时候已经午夜了。开到子梅垭口的时候路上已结了冰。本打算开到沙德,休整住一晚,然而凌晨三点到达的时候,整个镇子的灯都熄了。因为一行人都整整一天一夜没睡觉,实在不能再赶路,我们不得已,窝在车上打了个盹儿。
早上七点醒来驱车回到日隆镇,吃过饭,告别了小牦牛和孙队,老幺送我们回成都。就这样比计划提前两天结束了行程。这趟山,也算是彻底爬完了。
回到城里像回到人间般的如释重负。然而在城里呆久了,又会想念山上的孤独,纯净和与世无争。
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样的感觉。
【七】写在最后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我相信人心底最善良美丽纯净的地方也需要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才触得到。
在我们寻求人生意义和自身价值的路途上站到山尖也许是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也许这就是初衷。
我对雪山有种执念。这执念中有着爱慕有着向往有着敬畏有着虔诚。
我希望这执念可以带我走一场心灵的朝圣和身体的修行。
就像启越说的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
玩语千言是狮城玩咖推出的第一批栏目分类,专门征集玩咖投稿的游记和攻略,包括但不限于旅行、徒步、爬山、攀岩、滑雪、潜水等等户外活动。
一趟旅行,除了美景、美食与美妙的体验,倘若还可以留给自己一篇图文并茂、保存着记忆中温度的游记,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你分享的资讯、经验与建议,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人少走弯路,丰富旅途中的精彩见闻,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