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江苏如皋就被如皋古朴的街道,淳朴的民风所吸引。但更吸引我的是曾在此居住生活的一位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的平生经历和他所居住的宅院同样的精彩、不同凡响。他就是明末才子冒辟疆和他与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居住的水绘园。冒襄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江苏如皋人。去世于康熙三十二年,活了83岁。在那个年代可谓是高寿了。冒辟疆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语体文字的鼻祖。有句古话,才子爱佳人,佳人惜才子。男人有了才华必然会吸引女孩子的青睐。作为中国最“幸福”的男人、才子,惜恋红颜佳丽颇多,但是冠以最幸福的男人之头衔,让历代皇帝嗤之以鼻。难道他的女人比皇帝还多?非也!据史料记载,除冒辟疆的正室夫人苏元芳外,和他相好、纳妾的还有王节、李湘真、陈圆圆、董小宛、麻姑、吴蕊仙、吴扣扣、蔡女萝、最后一位是他68岁时娶的张氏。冒辟疆一生有“名份”的妻妾就有7人。难怪他的好友金坛张明弼在《冒姬董小宛传》中说冒氏“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与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的不同是,冒先生对每个女子都是付出感情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情感依托。当然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冒先生与一代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董小宛是冒辟疆其中一个妾室陈圆圆的闺蜜好友,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董小宛本名董白,字小宛,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她对冒襄一见倾心,冒辟疆也非常喜爱这位董小姐。不久后为其赎身。跟随冒先生一起居住在如皋水绘园。冒辟疆是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名门望族、文化世家冒氏家族之后,风流倜傥,激进抗俗,明末著名的复社四公子之一。明亡后他绝意仕进,偕董小宛退隐山林,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冒辟疆和董小宛特邀江南著名设计匠人许荫松筹建,冒、董二人精心构思,将家居旧园重新整饬,在园中构筑妙隐香林、悬霤峰、涩浪坡、小浯溪、壹默斋、枕烟亭、湘中阁、寒碧堂、碧落庐、镜阁、烟波玉亭等10余处佳镜,融诗、文、琴、棋、书画、曲艺、博古于一园,在园中度过了神仙般的眷侣生活。而且还造就了这一代江南名苑“水绘园”。水绘园是我国徽派园林的孤本代表,是我国众多的名园之中,一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水绘园也因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婉栖隐过,因此颇为出名。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构有寒碧堂、壹默斋、因树楼、湘中阁、悬霤山房、镜阁、涩浪坡、小三吾亭、枕烟亭、妙隐香林、月鱼基、古城墙、烟波玉亭、碧落庐、悬霤峰、洗钵池、小三吾溪、鹤屿等十余处佳景,积水迷漫,倒影如画。“如皋水绘园天下名园也”,园林巨擘周教授曾这样夸奖。冒辟疆营造的水绘园不设垣墉,环以碧水,园中凭借水流于地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美的画图。这里,有画堤的两岸夹镜,涪溪的窈窕,香林的妙隐,似镜浮的茅亭,洗钵池的空明和屿地的不羁,水中倒映着冬季的“碧落”,早春的“寒碧”,夏日的“悬露”,爽秋的“泼烟玉”,更有那迟疑的涩浪坡和怡淡的枕烟亭。园中以洗钵池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园分为数块。再加上水中洲,在其回环的水道上,疏疏落落地建有一堂、一房、一斋、一庐、二阁、三亭剩下来的就全是水景了,这正好点出了地处长江三角洲水网平原上的造园特色。中国最“幸福”的男人和江南名妓在水绘园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