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云南,丽江的一米阳光,大理的风花雪月,香格里拉的梦幻都令人心驰神往。而我这次来云南,选择走进北纬23度,跨过北回归线,闻着一路的茶香游历普洱,令我对云南,对普洱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告别传统“昆大丽”
我们的云南普洱之行确切地说是从昆明开始的,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著名的云南旅游路线“昆大丽”。与传统路线不同的是,我们从昆明驱车一路南下,直奔普洱,车子沿着高速公路疾驰,跨过了滇池,穿越一路的绿色,在傍晚时分抵达了普洱市的墨江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中国云南省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
颠簸了一路,一顿极具当地特色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比起满桌叫不上名字的佳肴,桌子上铺着的一层松针更令人好奇。为什么吃饭还要铺上这样“绿色的桌布”,仅仅是为了美观吗?据说云南人有习俗是松针铺地:青松毛有香气,铺在屋子里能带来清新的气息。那么用松针铺餐桌,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松针代表万年青,当地人一般会在招待贵客时铺,那么,我们这些异乡人从今天开始就是普洱的客人了。当然,在云南,喝米酒和吃虫是两件要习惯的事情。
往来百年的北回归线
墨江县,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北回归线穿城而过,可以说是太阳转身的地方。清晨,我们穿过热闹的街巷,来到了北回归线标志园。这个公园以2038年的北回归线位置(北纬23度26分)为主轴线,面对地面上的玻璃线,左边为热带,右边为温带,也算是一次跨越行动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2038年的北回归线位置呢?其实,北回归线是在一百米左右的范围内来回游弋的,轮回周期约为100年。
在公园里拾阶而上,视野越来越开阔,可俯瞰整个墨江县城。途中,园区内诸多与北回归线、哈尼族相关的标志性建筑也尽收眼底。此时,吸引众人目光的是在山顶的两口水井。这又有什么奥妙呢?待我慢慢道来。
双生之地的美好期许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恰好从县城中心穿过。全县2/3的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1/3的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北。一些人认为,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分界线,生活在那里,阴阳结合,所以容易生双胞。在墨江,双胞胎和植物、果实双胞孪生的现象突出,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双胞胎之乡”。
双胞胎是人类生殖繁衍中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在人群中的自然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而地处北回归线上的墨江县总人口36万,却有千余对双胞胎,特别是在该县境内的河西村,双胞胎的比例甚至超过4%。此外,许多相信北回归线说的夫妇都会到位于北回归线中轴线上的双胞石床睡一下,希望能生下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