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徽州宏村坐上一辆小客车,前往黄山。我第一次知道“黄山”这个名字,应该是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那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恰巧是一位姓黄的老师,我们跟着她念:“安徽黄山、黄果树瀑布、杭州西湖、西安大雁塔......”久而久之,安徽黄山就深深地印在记忆里。
黄山在屯溪的汤口镇,在汤口还得乘坐巴士进入景区。在这之前,我已经连续攀登了武功山和三清山,黄山将是紧接着的第三座我要征服的山。为了保存为数不多的体力,我选择坐缆车上山。和我坐同一个缆车的是几位来自韩国的朋友。我用英语和其中一位大哥交谈,但他不会讲英文,直接和我操韩语。我们的交谈在彼此的微笑示意下终止了,因为我也不会讲韩语。
黄山的风景果然是名不虚传,只有身处山之中,才能更好的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黄山不仅吸引国内的游客,世界各国的游客也会慕名而来。我上黄山,一是感受这大自然的杰作,二是拍摄黄山的秀美风景。不过,能遇见最秀美的黄山风景,也是需要靠运气的,我渴望遇见的云海,终究没有出现。不过,即便没有云海,黄山也非常迷人了。
初上黄山的当天晚上,我原打算在北海宾馆前的篮球场上搭帐篷过夜的,但是球场上密密麻麻的帐篷挤在一块,我立刻改变主意了,因为我喜欢清净。最终,我在梦笔生花的观景台搭起了我的帐篷,这里就我一人,很清净,能听见山谷中溪水潺潺地流淌。于是,在朦胧的月色中,我枕着潺潺溪水,进入了我的梦乡。不过夜晚山上温度下降,我时常因为冷而半睡半醒。次日凌晨四点左右,就有人陆陆续续来到这个观景台看日出,其实这里看到的已不是日出,而是朝阳了。我钻出帐篷,就能看到朝阳。
朝阳宣告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今天的目标是全程走完西海大峡谷。西海大峡谷非常消耗体力,从山顶沿着修建在山壁上的栈道盘旋而下到达谷底,再从谷底踏上黄山古道,登上天海光明顶。山路不禁陡峭,而且曲折漫长。很多游人下到谷底后,已经精疲力尽了,直接乘坐观光电车上到光明顶。我喜欢探索未知的风景,因此我在谷底稍微休整后,又继续走这条漫长曲折的峡谷之路。我不知道我在爬完了武功山和三清山之后,剩余的体力能否还能支撑我疲倦的身躯走完大峡谷的全部路程,但是我愿意去挑战一下自己的体力极限。山谷中溪水潺潺,清风徐徐,繁茂的植物,让人赏心悦目。身上带的水喝完了,我就尝了一下山谷间的溪水,觉得味道不错,清凉甘冽,沁人心脾。后来在山路上遇见了三位哥们,大家很聊得来,于是就结伴而行,因而这一路也增加了不少快乐。
西海大峡谷是旅游团的禁区,很多地方人迹罕至,显得荒凉。然而,美景往往就隐藏在荒凉深处。一步一步,已不知时间的流逝。我们几个人,仅靠着各自一双脚,终于走完了西海大峡谷。整个西海大峡谷,奇峰矗立,怪石奇绝,重峦叠嶂,百转千回,如梦如幻,壮观秀丽,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它的美,很多时候,我只能失声惊叹。如此秀美的风景,充分证明了我所做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值得的。
走完大峡谷,我们商讨着晚上在何处投宿。大家计划明天攀登黄山主峰天都峰,因此最终的决定是:先稍作休息,补充体能,然后翻过鳌鱼峰,前往玉屏峰景区,并在那里找地方露营以便第二天攀登天都峰。休整之后,大家再次启程。西海大峡谷将每个人的体能差不多消耗贻尽了,在疲倦的状态下,大家还是坚持走到了预定地点,并在那里的一处观景平台上扎营了。就这样,我又一次夜宿黄山,在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上。夜里还听到一阵阵脚步声,那是一群人打着手电筒夜登黄山。
第二天,曙光从东方显现,穿透晨雾,投射在山壁之上。我们收拾好行囊,翻过玉屏峰,来到了天都峰脚下。登山的台阶依山而凿,像一架天梯,直上顶峰,非常陡峭,其险峻之势直逼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攀登的过程当中,我掉队了,一是因为我经常停下来拍摄风景,二是因为我负重登山,速度跟不上,而他们的背包都由其中一个队友乘坐缆车帮忙运下山了。就这样,大家就在天都峰告别了。我后来也尝试在登山的过程中寻找他们,但终究没有找到。攀登天都峰,又成了我一个人的战斗。最后的结果证明,我的战斗成功了。我到达了顶峰,饱览了黄山美景。
从天都峰下来后,我抬头仰望,这座山峰已经隐没在迷蒙的云雾中了。而此行遇见的那几位队友,也隐没在前方某一个我看不见的地方,但是,他们却留在我的记忆里。
黄山一别,甚是挂念。虽不是熟悉的朋友,但毕竟一同走过一段路,也是一种缘分。或许,我们有缘再相见。
注:原创文章,原创照片,请勿私自采用。
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微博,一起分享旅行。微博:@空谷清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