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炉霍县城新都镇鲜水河北岸的色登龙然苏山腰上,有一座"霍尔十三寺"之一的寿灵寺。寿灵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 ,历史上曾毁于地震数次,后改名为霍尔章谷寺,再改名为寿灵寺。据《寺志》记载,历史上寿灵寺最大规模为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至县城以南约三公里处老街山格塔弄时期。现寺庙为1983年复建,1988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建成了以供养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大雄宝殿一座(三层)、吉祥殿一座(两层),大小佛堂僧房277间,常住僧侣246人,瓦龙赤尊向巴其扎为主持活佛。炉霍县古称霍尔拉鄂,隋唐属于附国,唐贞观十二年,吐蕃东侵,始称霍尔章谷,藏语“霍尔”意指蒙古人,“章谷”意为山岩石上。曲吉·昂翁彭措是霍尔第六代首领南卡降泽之子,7岁时随叔父南卡威热到拉萨哲蚌寺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座前出家为僧,得到五世达赖器重,成为很有名望的大学者。由于具有蒙古人血统,因而与固始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深受固始汗的信任。固始汗年老时为其率军入康,杀伐过度而十分忏悔,便委托曲吉·昂翁彭措在康北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以赎其罪。因此,曲吉·昂翁彭措在五世达赖面前发誓,要在康北建13座格鲁派寺庙。一般人大多都认为寺庙生活清贫、严肃、呆板、苦闷......但是你从这两个手捧iPad看得喜不自胜的小沙弥的表情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与臆想中的大相径庭。登临寿灵寺后高地,极目远眺,达曲河和尼曲河分别从西北和北面流来,像两条洁白的哈达,随风抖出婀娜的曲线,在炉霍中部汇集成鲜水河,斗折蛇行地绕炉霍蜿蜒着不忍离去,远处雪山含黛,高天流云,心旷神怡!寿灵寺主持活佛瓦龙赤尊向巴其扎,因其前世登上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宝座而负有盛名。十世班禅大师和十四世达赖喇嘛均曾亲临寿灵寺,并宿寺内。该寺管辖10座寺店及12个日车(山寺),是炉霍县主要佛事活动场所之一。 寿灵寺亦是一所佛学院,不少藏民将孩子送到庙里学习,所以时不时会看到非常温馨的场景:来转经拜佛的奶奶慈爱地拉着小喇嘛孙子嘘寒问暖。寿灵寺的小喇嘛相当多,修行课间,孩子们童趣未泯,往往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追逐或嬉戏或逗弄小狗,与平常孩子的天真烂漫并无二致。寿灵寺历史悠久,寺藏文物丰富。传说供奉在大殿里的高达3米的主佛银质释迦牟尼佛像,是五世达赖派精细手工银匠到内藏。1995年从印度迎回的镀金铜佛也弥足珍贵。寺内保藏着的许多珍贵经卷、罕风"诏卡"以及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正是精湛的藏族文化的最好见证。课钟敲响,小喇嘛们从四面八方奔向课堂,清规戒律其实并不重要,对于藏区人民而言,心怀敬畏,感恩天地的信仰才是生存的至宝!炉霍的鲜水河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裂带之一,1973年2月6日,一场史称“炉霍地震”的8.2级大地震瞬间发生,顷刻间15700幢房屋倒塌,两千多人失去生命。1923年3月24日,在同一个地方也曾经发生过7.5级大地震。它打破了专家认为Ⅹ度地震不会在原地重复和一次7级地震后短时间内不会在原震区或边缘地区发生7—8级地震的传统理论。因此,你对这里的藏民们哪怕耗尽家产也要礼佛祈愿的的行为是否能多一份理解呢?